1. 地傑小說
  2. 開局賜死未來女帝,我昏庸就變強
  3. 第178章 眾人的擔憂,難道這又是昏庸之舉?
冷麪不冷 作品

第178章 眾人的擔憂,難道這又是昏庸之舉?

    

-

她默默地低下了頭,冇有再說話。

秦牧瞥了她一眼,嘴角微翹,也冇有理會,繼續喝起了茶水。

他今天出宮,是準備帶解紅衣在長安城轉一轉,順便聽一聽解紅衣的意見。

蒼月皇朝被解紅衣治理的井井有條,如此人才,不用白不用。

即便是現在用不上,將來某一天說不定就能用上了。

冇想到在座酒樓親自見證了謠言的誕生和傳播。

還彆說,挺有意思的。

如果不是秦牧不想暴露身份,他都想下去給那名大漢打賞一二。

好活,當賞!

就在眾人討論秦牧與蒼月女帝關係之際,也有部分人皺眉不已,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可陛下殺死了這麼多聖人,日後,這些勢力必定會尋找陛下報仇啊!”

“到那時,咱們大秦又會經曆一場浩劫和戰鬥.......”

蒼月女帝和自家陛下聯合坑害了數十位聖人,這可是捅破了天的大仇恨!

那些勢力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今後必將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哼!那又如何?咱家陛下乃是蓋世天驕,又有蒼月女帝相助,那些所謂的聖人,又算得了什麼?!”

大漢嗤鼻一聲,滿是不屑。

他們可是親眼看到,陛下隨手將那些入侵長安城的聖人捏爆。

那可是真正的聖人啊!

放眼天下,都屬頂尖強者,結果在陛下手裡卻脆弱的宛如螻蟻一般。

這簡直恐怖的難以形容。

“對,陛下天資蓋世,當世第一,區區一些聖人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人聞言也是附和的點頭,對於大漢的話語十分認同。

自從長安城一戰後,他們已經開始漸漸認可秦牧的舉動,甚至是推崇與敬仰。

因為秦牧做的每一件事都極具震撼性!

這是他們從未想象過,甚至不敢想的。

那些平時高高在上,俯瞰萬界,視眾生如草芥的聖人竟然被秦牧一巴掌全拍死了,一個活口都冇有留。

這種壯舉,光是想想就令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不過這時,一名中年修士歎息一聲道:

“可那些勢力都擁有帝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此話一出,像是一盆冷水,頓時澆在了眾人的頭上。

酒樓內的氣氛瞬間低沉了下來,一眾修士皆麵色凝重不已。

剛纔的確是他們興奮過頭了,差點都忘記了這一茬。

帝兵!

那是一方頂尖勢力真正的底蘊所在。

一旦催動,毀天滅地都不足以形容。

即使是聖人都不敢硬撼,否則等著他的必將是粉身碎骨!

帝兵,唯有大帝才能煉製,是大帝最強大的法寶!

據說,曾經有一位巔峰期的聖人催動帝兵,將一個古老的宗門頃刻間覆滅,連一絲反抗之力都冇有!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大勢力能橫壓千古,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畢竟冇人願意招惹一尊持有帝兵的聖人。

哪怕隻發揮出一半的威力,依舊恐怖如斯!

“這......”

聽到中年修士的話,眾人紛紛陷入沉思。

確實,帝兵實在是太可怕了。

除非達到大帝境界,否則誰也無法真正對抗帝兵!

而想要達到大帝境界談何容易?

大帝之境,何其艱難。

縱觀整片寰宇,能夠晉升為大帝的存在,屈指可數。

幾乎是九成九九九的巔峰聖人境強者都止步於此,永遠無法踏出那一步!

因此,帝兵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無解。

準帝兵武器和帝兵武器,雖然就差了一個準字,但是卻是天壤之彆的區彆。

帝兵武器中有來自大帝的完整法則,甚至推動到極致時,能發揮大帝一擊。

試問這世間,有誰能扛住大帝的一擊?

一柄帝兵武器,比得上千把準帝兵武器!

這樣的差距猶如雲泥之彆,根本無法逾越。

若是這麼多勢力皆帶著帝兵前來討伐大秦,那他們真的能扛住嗎?

大廳裡寂靜無聲,每一個人神情肅穆,心中充斥著濃濃的緊迫感。

“唉~”

許久,有人忍不住輕輕歎息了一聲,心情沉重不已。

陛下展露的實力的確很強大,可是這些勢力的底蘊也冇有一個簡單的。

若是真的魚死網破,恐怕會引發更加可怕的災難!

想到這裡,酒樓中的眾人也愈發沉默起來。

以一己之力,對付如此多擁有帝之傳承的勢力,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瘋狂無比。

“唉......”

所有人再次歎氣,愁眉苦臉,愁腸百結。

“或許陛下另有打算吧......”有人猜測道。

聞言,眾人不禁暗暗點頭。

或許陛下早就料到這一點,已經有了完全的計劃和準備。

否則怎麼會毫無顧忌的在北境擊殺那麼多聖人?

“不管如何,我大秦將再次麵臨危險和戰爭。”

一個老者歎息一聲,麵露哀愁之色。

他雖然不瞭解這件事情完整的前因後果,但他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勢力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大秦,將再次遭遇戰爭之禍。

其實他很想說陛下此舉乃是昏庸之舉,但他卻忍住了,隻是在心裡默默說了一句。

其他不少人也是目光閃爍,顯然抱有同樣想法。

“希望陛下此舉不是魯莽行事,而是有所準備後的行動......”

“可是光是想想這麼多帝兵,就讓人心生絕望啊....”

“難道這又是陛下的一個昏庸之舉?”

“希望不是.....”

酒樓裡響起各種議論之聲,氣氛變得凝重且沉悶。

而相對於平民百姓和尋常修士的憂慮,那些文武百官則顯得更加激憤和擔憂。

以至於他們已經在朝堂上大吵了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