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100.種田老手
天下九九 作品

100.種田老手

    

-

[]

小皇帝以朝會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又深夜探病,以一個夢忽悠住了徐宣,一力為進兵長安做著準備。

早晨一起床,死太監牛頭便來報告,泰山將軍崔老實大清早就來了,已等候多時了。

皇帝微微一笑,看來昨天的朝會震懾到了泰山將軍,現在他知道來皇帝這間廟裡燒香了。

小皇帝邊洗漱邊簡單地接待了崔老實,並冇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與這些人打交道,有時候就是要保持一個高冷的逼格,絕不能上趕著,否則免不了被人看輕。

儘管皇帝不冷不熱,泰山將軍的態度卻極為恭敬,他對大漢皇帝陛下頌揚不已,說自己已千叮嚀萬囑咐了王二楞子,一定要忠心事主,好好為皇帝陛下辦差。說得好像不是皇帝挖了他的牆角,而是他泰山將軍主動把能征慣戰的第一猛將送到皇帝麾下效命。

泰山將軍表示要為皇帝效犬馬之勞,請皇帝任意驅使,不必客氣,皇帝也當真不客氣,當即要泰山營支援撫民營一些糧種,泰山將軍滿口答應,當即表示回營去收拾,再不讓那些小兔崽子把糧種隨便吃掉。

皇帝拍著他的肩膀說道:“老崔啊,朕知道你的忠心,以後好好乾,爭取再立新功,朕不會虧待了你們父子。”

打發了泰山將軍,早飯正好端了上來,皇帝剛喝了口粥,死太監牛頭又來報告,南城將軍曹金來了。

今天來燒香的特彆多,可見這個朝會開得多麼成功。

曹金見到皇帝就說道:“陛下,臣,臣不想去長安了,臣也想留下來屯田,還請陛下準許。”

劉盆子很奇怪,放下碗問道:“曹將軍,你怎麼想去屯田了?”

“陛下,臣是個老莊稼把式啊!”曹金打開了話匣子,“臣父便是曾是鄉裡的‘力田’,深明耕作之法,臣家中隻有臣一子,因男丁少,田亦不多,鄰家有田七十畝,臣家隻有三十畝,而每年秋收之時,臣家的收成卻一點也不比鄰家少!”

“哦?”皇帝來了興趣,“那你說說,你們家的田是怎麼種的?”

“陛下,若要多產糧,不外乎選種、和土、積肥、除草、務澤,選種之時,將糧種置於鹽水之中,上浮者為中空之種,不可用於耕種,下沉者重實,多為好種。積肥時,須掘深坑,將人畜糞便積於其中,經日曬受熱,製成熟糞。陛下,您進食時願吃熟食,莊稼也是一樣,願意吃熟的啊!”

劉盆子正在喝粥,聽了這話,噗地一聲將口中的粥全部吐掉,揮手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你會種田了,可是撫民營已有三萬人軍屯,人數不少了,南城營一萬人,讓朕往何處安置?”

“陛下不是任用了弘農太守,要經營弘農郡麼?臣願向東,去弘農屯田。”

弘農郡尚未平定,所以以前未考慮在弘農大規模屯田,但是經昨夜一番商量,皇帝覺得夏陽撫定弘農應該不成問題,那麼讓曹金帶南城營去弘農屯田也是可行的了。

曹金去屯田不是忽發奇想,他們家好幾代都是鄉裡的力田,種田的本事是祖傳的,而他更是個熱愛種田的人。每到一處,隻要不打仗,他總想鼓搗著種點什麼,莊稼、蔬菜,不拘是什麼。南城營也是上行下效,其營中的環境可說是全軍最環保的,在每座帳篷周圍,都有零星的作物,一塊一塊綠油油的,因為多產蔬菜,他們營裡的夥食也相對比較豐富,鄰近的營總有人偷偷溜進去偷菜,以致於經常起衝突。

赤眉軍東跑西跑,不在一地長久停留,讓曹金的特長無從發揮。昨天聽陛下說要屯田,曹金回去便睡不著了,足足想了一夜。南城營屬於萬人以下的小營,戰鬥力當然不及泰山等大營,因此他在軍中也不太受重視。如果隨大軍去長安,打仗立功輪不上他,入城劫掠也得排在彆人後頭,他又何必跟著去墊底呢?還不如留下來種田,不用上陣流血,兄弟們能保全性命。況且陛下對屯田如此重視,還明確表示田種得好,多產糧食也是大功一件,這更讓曹金無比心動。

論打仗他南城營不行,論種田,從土裡刨食,他曹金服過誰?

他一大早就跑去找了老領導楊音,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楊音是屯田的堅決支援者,見有將軍想帶兵種田,當即表示讚成,曹金這才跑到宮裡,向小皇帝請命。

見皇帝有點遲疑,曹金急道:“陛下,說起餵養牲口,臣不及撫民將軍,說起種田,臣願和撫民營比試比試!”

皇帝笑道:“這事兒好是好,可朕已將弘農之事儘委於征東將軍,而你是南城將軍,與他一樣也是將軍,你若去弘農,須受征東將軍節製,你可願意?”

曹金毫不遲疑地答道:“臣願意!”

三十營的時候他就排在後頭,被二十多個將軍壓著,如今隻被一個壓,曹金覺得不要太輕鬆。

“那好,鄭縣正好有弘農來的饑民一萬餘人,你帶他們一道回鄉種田,將他們妥善安置,有田者令其回去種田,無田者便併入你南城營,一起尋地耕種。弘農郡軍屯與民屯之事,都交由征東將軍和你一體處置。”

曹金趕緊領命,心裡覺得這步棋走對了,皇帝答應把弘農郡無地的流民併入南城營,南城營怎麼也能擴充幾千人,人多了,自己這個將軍的地位便立刻提高了。

皇帝又道:“如今要緊的是安排秋收,今年弘農戰亂,田地踐踏,收成定是不如往年,你要帶他們好好收割,多積糧食。秋收之後,立即平整田地,準備種植宿麥。在秋糧下來之前,一定要賑濟災民,不要使他們餓死了。”

宿麥便是冬小麥,秋收播種,春天收穫,之後緊接著可以種植玉米、高粱或者大豆,漢朝時冇有玉米,但是有菽和黍,也就是大豆和高梁,可以和宿麥進行輪作。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