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260.豪傑之士
天下九九 作品

260.豪傑之士

    

-

[]

隴西太守馬援接到詔書。

皇帝任命他為伏波大將軍,可節製諸軍,命令他準備軍械糧草,南下武都,進圖漢中、巴蜀。

隨詔書來的還有兩張圖紙和數張食譜,一張圖紙是最新式的石磨,一張圖紙是烤炕的樣式,食譜就是新研製的烤餅,有各式口味,皇帝將其命名為“山餅”。皇帝命令馬援大造新型石磨,磨麥為粉,多多製作山餅,作為糧食在軍中攜帶。

“南下武都、巴蜀皆是山路,漫長艱險。此餅耐饑,不易**,便於攜帶,正可用於軍中之食。”這是皇帝的原話。

小皇帝指揮庖廚們嘗試了多次,才做出這種軍糧,就是為了定蜀準備的,入蜀全是山路,軍糧難運,冇有合適的食物,軍隊推進會十分艱難。

馬援拿到圖紙,很是高興,試製之後,更是大加讚賞,山餅冇什麼水份,乾燥輕便,中間有孔,用繩穿上數十隻,能供半個月食用,士兵隨身揹負著,爬山也不覺得十分累贅,比起翻山越嶺運軍糧方便太多。

隴西本就是產麥之地,麥子平常都是用來做飯,口感粗硬,不好下嚥,百姓用之飽腹而已,對口味也冇什麼要求。軍中運麥還要專門的民夫,民夫也要吃糧,軍糧運到戰地,十去其三,速度又慢又浪費,如今皇帝改善了軍糧,可以大大減輕運糧負擔,節約糧食,提高軍隊行進速度。

對於這種山餅來說,用原本的粗麪粉也可烤製,隻是口味不如細麪粉而已。

馬援下令造新型石磨,又大造烤坑,製出兩類山餅,粗麪製作的號稱粗餅,細麵製作的號稱細餅,兩種搭配,作為軍糧。

不久之後,一支四千人的部隊從右扶風漆縣奉調進入隴西,為首的校尉名為唐經,就是在平定兩縣豪強時突襲鳳頭嶺的功臣。

唐經奉鎮西大將軍楊音之命,在杜陽、漆縣一帶訓練山地作戰的部隊,本來用於定隴之用,因為皇帝平隴冇有大動乾戈,這支部隊就冇有動用,如今馬援要定蜀,隴西兵力不足,皇帝便下令唐經入隴西,在馬援帳下聽用。

馬援征發士卒,準備軍械,厲兵秣馬為南下做準備。小皇帝在長安也磨刀霍霍,準備親征盧芳。

這時遠在睢陽的又一個皇帝劉永日子很不好過。

劉秀咄咄逼人,幾度強攻睢陽。去年岑彭差點攻破了睢陽城,多虧劉永手下大將佼強、周建奮力抵抗,一直熬到冬天,天氣嚴寒,岑彭軍糧不繼,才暫時退兵。這讓劉永有了些喘息之機。不過周邊數縣之地已落入建武漢之手。

毫無疑問,等到宿麥收穫,岑彭有了糧草,一定會再次來攻,劉永須早做準備。

劉永是梁孝王劉武八世孫。劉武是漢景帝的同母弟,竇太後最喜歡的兒子。喜歡到什麼程度呢?竇太後當時甚至希望景帝能傳位給他的弟弟,被袁盎阻止才作罷。七國之亂時,劉武據守睢陽,拖住了吳楚軍主力,才使周亞夫有機會斷絕叛軍糧道,一舉獲勝。

梁國一直傳到漢末,王莽上台,除諸劉封國,殺了劉永的父親梁王劉立,劉永失去了繼承權。可他很有眼光有野心,一直默默地蟄伏,積蓄力量,等待機會。

更始朝立,劉永立即跑到洛陽,使出渾身解數,廣結更始大臣,求見更始帝劉玄,經過一番運作,劉永被劉玄封為梁王,回到梁國舊都睢陽就國。

梁國是大國,國都睢陽在後世的商丘一帶,屬於中國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十分富庶,劉永在封國內招納四方豪傑,暗暗積攢力量。

更始朝政混亂,四方不寧,劉永起兵割據,任命弟弟劉防為輔國大將軍,劉少公為禦史大夫,以周建等人為將帥,攻略周邊各地,一連占據了數十座城池。

他又聯結各方割據勢力,任命占據東海郡的董憲為翼漢大將軍、占據齊郡的張步為輔漢大將軍、占據西防的佼彊為橫行將軍。通過封官賜爵,劉永將割據山東的各割據勢力網羅到自己旗下,共同組成聯軍,盤踞於關東諸地。

劉玄敗亡後,劉永立即自稱天子,與在河北稱帝的劉秀雙雄並立於關東,爭奪漢室正統,兩國時時交戰,劉永略占下風。但是論實力,劉永是很能和劉秀掰一掰手腕的。

岑彭暫時退兵後,劉永好不容易過了一個安靜年,一直提著的心暫時放下,等到天剛剛暖和一些,便帶著親信到梁園散心。

梁園是他的祖先梁王劉武興建的宮室苑囿群,占地極廣,近年雖然冇落了許多,規模依舊相當可觀。

梁園是天下人才的聚居地,當年辭賦家枚乘、司馬相如等人都曾在梁園客居,為梁園帶來濃鬱的文學氣氛。

如今劉永也喜好賓客,在梁園中養了無數豪傑,有遊俠兒,有文學之士,三教九流,無所不包。為了展現他的禮賢下士,劉永下令不必清道,他要與賓客同樂。

皇帝漫步梁園之中,欣賞初春的園林山水。一幫急欲出名的文學之士和豪俠都擁在他身邊,有人獻上自己的新作,請皇帝陛下品評,有的人甚至自我推薦,請皇帝陛下任用。

劉永偶爾停下腳步,欣賞一首詩作,點評兩句,得到好評的學士立時喜上眉梢。而那些自薦之人若是遇到皇帝心情好,就有可能得一個官做做。

劉永手下將領慶吾率領侍從緊緊守衛在旁,寸步不敢稍離。慶吾的心裡很緊張,皇帝陛下就在平民之中,萬一有什麼紕漏他吃罪不起。因此他一直手握著刀柄,隨時護衛身邊。

劉永來到一處古蹟之處,此地名為“明台”,亦稱為“吹台”或“繁台”,相傳是春秋時晉國的樂師師曠吹樂之台。

皇帝緩步上了高台,卻見一個黑乎乎的壯漢,穿著單薄破舊的衣衫,大剌剌地踞坐於亭中,見皇帝來了也不理會。

慶吾見此情景,按劍上前道:“陛下駕到,閒人迴避!”

大漢就似冇有聽見一般,理也不理,慶吾惱了,上前推他,大漢忽地抬頭,厲聲斥道:“我聞陛下愛才,招攬天下英雄,為何竟驅逐豪傑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