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27.全城賑災
天下九九 作品

27.全城賑災

    

-

[]

鄭縣的街頭人忽然多了起來。一夜之間,那些餓得將死的人不知從哪個陰暗的角落爬了出來,又重新行走在陽光之下。

所有的人都奔向一個方向,城南,深井巷。

聽說大漢皇帝陛下賑濟災民,施放義粥,百姓們一開始都是半信半疑,畢竟把他們逼到餓死邊緣的就是大漢的官(賊)兵。

那些凶惡的強盜硬闖進他們的家裡,拿走幾乎所有的東西,金錢、粟米、布帛,讓他們家無餘財,腹無餘食,鄭縣百姓對這一批漢軍真是恨得入骨。

他們要賑災?難道強盜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這事兒怎麼聽怎麼有點不可信。

可是在家就是等死,境況好一點的家裡還有些餘糧,那是強盜口中漏掉的食物,更多的人家中冇有隔夜食,全仗著每天出城采摘野果野菜充饑,情況最差的一些人,比如深井巷曾經的富豪們,已經有人餓死了。

形勢逼人,讓他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就食的機會,於是一股股人流從城裡各處出發,都湧向城南深井巷。

離得遠遠的就看到了一杆火紅的大旗,上麵寫著大大的“賑”字,走近一看,十幾口大鍋下柴火燒得正旺,火紅火紅的,鍋裡是翻滾的粥湯,熱氣騰騰,帶給人活下去的希望。

是真的,是真的有粥喝!人們哆嗦著嘴唇,熱淚盈眶。

一個人站在高處,大喊道:“陛下初登大寶,不忍見百姓乏食,特用宮中之糧米,填萬民之口腹,不論何處之饑民,皆可就食,望爾等互相告知……”

饑民們便高喊著:“萬歲!陛下萬歲!”

人其實是最健忘的動物,昨天還充滿仇恨的鄭縣居民,今天得到了一點粥喝,心中便充滿了感激。他們對於那個十幾歲的小皇帝原本冇有什麼認知,如今卻自動地把他和強盜們分割開來。

強盜是不可能轉性的,可是那不關小皇帝的事。這個孩子是放牛的苦出身,而且是漢室宗親,被強行擄進軍中硬推上皇位,他和大家一樣,也是受害者。

隨著一碗碗的粥喝下了肚,小皇帝不斷地被人提起,博得了百姓的一致同情。

“可憐這個孩子,落進了強盜窩裡。”

“還想著用宮裡的糧賑濟百姓,心腸真是好啊!”

“若是趕上大漢的好時候,必定是一個好皇帝,可惜……唉!”

經過新太祖王莽二十多年的不懈折騰,百姓們日子過得格外淒慘,對於不算久遠的大漢盛世都充滿懷念,雖然那時候日子過得也未必有多好,可是總不會慘過現在。

時間濾去了曾經的困苦,留下的記憶都是美好。

至於以綠林軍起家奪得江山的更始漢,除了剛開始時給百姓帶來一絲希望,之後便再冇有什麼讓人稱道的作為,現在人們口中所稱的大漢,絕不是更始漢,也不是赤眉漢,而是那個早已消失在曆史煙雲中的模糊背影。

大漢一次次被人提起,對那個強大王朝的所有美好想像,對未來日子的憧憬,都投射到眼下這個小皇帝的身上。

“是正宗的漢室宗親呢!”

“這麼好的皇帝,也許真的能帶我們活下去,過上好日子。”

可憐的百姓對於好皇帝的要求已經低到不行,隻要能帶他們活下去,能把日子過下去,便被他們寄於無限的希望,博得他們最真摯的愛戴。

如果鄭縣百姓知道這個好皇帝不過是想當一個昏君,甩掉這頂皇帝帽子,丟掉這些子民,去過自己的小日子,不知道他們會做何感想。

在施粥現場,百姓們又聽到了一個好訊息,小皇帝下旨了,說是再過幾天便要擴大賑災點,全城大賑,如今正在招募人手,蒐集釜鑊。

百姓們奔走相告,萬眾歡騰,“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同樣的事,落在不同的人耳中,感想也絕不相同。

劉俠卿感慨陛下仁德之餘,心還是忍不住一陣陣抽痛,全城賑災,那得多少糧?陛下真是“儉省”啊!

徐宣聽後隻是一撇嘴,他隻要小皇帝打個路邊小廣告,可人家非要搞成全球海報,央視標王,可著勁兒地折騰,到底是個孩子,不消停。

不過見慣大場麵的徐丞相絲毫也不擔心,反正他隻給了每天二十石的定額,多了冇有,至於牛皮會不會吹破,那是小皇帝自己的事,與他大漢丞相有什麼關係?

心懷大痔的前西安侯劉孝在自己的小黑屋裡冷笑,看來不用自己出手,那個小崽子便能自己把自己作死,他隻要等著龍袍上身就行了。

他的唯一侍衛張五看著主子在家中演練登基過程,又不免為自己的小弟弟擔心了。

劉盆子的小跟班們這兩天都乾勁兒十足,收穫無數感激的少年們都生出了些英雄情結,心心念念地要把賑災進行下去,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後勤大總管翟興首先提出了問題,“昨日耗糧三石,今日耗糧二十一石,陛下欲多處施粥乎?糧秣不足矣,如之奈何?”

小皇帝一聲斷喝:“把舌頭捋直,說人話!”

“糧食不夠,冇法子全城賑災。”翟興乾脆地道。

“朕知道冇糧,所以才讓你們商量,怎麼能找出賑災用的糧食?”皇帝大剌剌地箕坐,看著他的小夥伴們。

胡狗子搖頭道:“陛下,上哪兒找去啊?最有錢的人都在深井巷,他們的家底最豐厚,可咱們都看到了,那兒現在最窮了,誰家也冇糧食,看樣子整個鄭縣都冇什麼油水了。”

孫易道:“餓死了百姓,肥了各營的巨人,尤其是城外的幾個營,個個都是肥得流油。”

赤眉軍相互之間習慣上稱呼巨人,見麵一打招呼,“張巨人,你好!”“王巨人,你早!”讓人登時有一種置身巨人國的感覺。

胡狗子說道:“就是!自從進了關中,巨人們個個都成了富翁,帶的東西多了,行軍都慢了,金銀珠寶還能隨身帶著,布匹就太沉了,糧食更不用說。泰山營裡的糧食和布匹都堆成山了,他們營裡的人,每天吃四頓乾飯,都撐得走不動路,就在營裡睡覺!”

孫易道:“濮陽營裡也是,我那些濮陽的兄弟們這些天都長胖了,有的幾天就長了十來斤。”

此時胡狗子不由自主地壓低了聲音,好像生怕彆人偷聽了去,“陛下,我聽說丞相惦記上了各營的糧食,想讓他們把多餘的糧上繳大庫,各營將軍聯合起來,暫時是頂住了,不過丞相好像是發了狠,一定要收,也不知將軍們能否頂得住?”

徐丞相管得了軍中的大庫,可管不了各營的小庫,可各營的小庫要是不足了,必定會向大庫伸手。隻要把各營的糧食掏出來,保證能讓徐丞相肝疼。

凡是讓徐丞相受不了的事,小皇帝都非常樂意去做,於是他說道:“就這麼定了,朕要從各營籌集糧食。”

王猛摩拳擦掌地道:“陛下,您說,先上哪個營裡搶?”

孫易哂道:“搶,你搶得過麼?每營有一萬多人,泰山營將近兩萬人,我們隻有一百多個,怎麼搶?要我說,不如陛下和各營將軍好好說說,先向他們借點?”

胡狗子道:“咱們軍中有句話,叫做,要我老婆行,要我的糧食不行,因為老婆比糧食好搶啊!想向那些人借糧,那還不如殺了他們,要不丞相怎麼能碰了這麼大一個釘子?陛下,我不是說你說話不管用,我是說,連丞相都……依我看,還不如晚上偷偷地套上車,去各營順點糧食出來,他們那麼富,咱們少偷一點就夠用了。”

劉盆子四仰八叉地向龍榻上一躺,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說道:“朕乃天下之主,怎麼能偷呢?咱們不借,不偷,不搶,朕要讓他們乖乖地自己送上門來。”

少年們麵麵相覷,不知皇帝是什麼意思,胡狗子湊了過去,輕聲問道:“陛下,您又有了什麼餿……好主意?”

劉盆子成竹在胸,“不急不急,糧食不急,把賑災的事交給那個老儒鄭深好了,我看他挺能乾。明天咱們接著練兵!”

不知不覺地,大丞相和小皇帝都把目光投向了鄭縣的幾頭肥羊,就看誰的刀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