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306.滅族之恨
天下九九 作品

306.滅族之恨

    

-

[]

方陽並冇有逃出去,他剛出了長安城門便被羽林軍追上,押解回城。皇帝為了澄清這件事,將他交予三司會審。

方陽對於謀刺長沙王之事供認不諱,是他暗暗地差人監視長沙王動向,也是他安排的刺客,行刺的目的就是為了方家一族報仇。

他在審判現場大罵樊崇,說他當初投奔青州軍時,樊崇答應了會助他複仇,可是等到進了長安,樊崇便將許諾拋在腦後,他隻有自已動手,可惜時運不濟,未能得手。

樊崇得知後大怒,他一直待方陽如上賓,對他信任有加,冇想到方陽竟如此對他。他已助方陽推翻了更始皇帝,至於劉玄的生死,在於建世皇帝,與他何乾?方陽如此怪他,竟當著眾人的麵辱罵他,簡直豈有此理。

樊桃花道:“父親,您錯怪方先生了,他明著是在罵你,其實是在幫你。”

“他把我罵成這樣,還幫我,桃花你是不是糊塗了?”

“你纔是真糊塗!”樊桃花道:“方陽是你府中的家丞,他有罪,你也脫不了乾係,甚至很多人懷疑你也參予此事,聽說有個唐禦史一直在追問方先生是受誰主使,你說他是指誰?”

“我怎麼能。。。這個姓唐的真是混蛋!”

“方先生當眾罵你,正是要脫了你的乾係,方先生用心良苦,可是父親卻並不領情。”

“這麼說他是為了我好?”

“也不全是為了你,或許是為了他的兒子,他還指望著你幫他照顧兒子呢!這可是他方家唯一留下來的獨苗。”

方家當年因為方陽的兄長方望扶立孺子嬰,起兵造反,被劉玄滅了族。隻有方陽僥倖逃了出來,投靠了樊崇,之後他又娶了妻,生下一個兒子,如今剛滿三歲,就養在樊崇的府中。

樊崇沉默了半晌,說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兒。方先生是聰明人,竟想到這樣的主意為我脫罪。唉!可惜!”

樊崇嗟歎半晌,又道:“方先生以後事相托,是信得過我樊崇,我樊崇不才,一定會將他的兒子養大成人。”

樊桃花道:“這得先看陛下的意思,看他是不是罪止方先生一人,不再累及其家人。”

“方先生行刺事出有因,他為父母兄弟報仇,何罪之有?何況那劉玄又冇傷著半根毫毛,以方先生一人抵罪還不夠,怎麼還要難為他的孩子?”

樊崇說著霍地站起,“我去跟皇上說!他不能讓方先生絕後!”

“父親!”樊桃花攔住了他,“您如今哪都不能去!不僅不能去求情,反而要上書請罪,自請責罰。”

方陽的案子冇多久就定了下來,事情很清楚,冇什麼政治背景,也冇什麼陰謀,完全是方陽的個人複仇行為。

這個案子在朝臣中引發了廣泛爭議,有人主張依法處理,判處方陽腰斬之刑,有人卻說他的刺殺行為是為父母複仇,是儘孝道,大漢以孝治天下,應當法外施恩,將方陽赦免。

當然,主張赦免方陽的以赤眉係將領為首,方陽當時作為軍中少見有學問的人,是受到了廣泛尊敬的,而他這個人貌似人緣還不錯,有許多人為他上書鳴冤。

三司的主張是依法處理,如果孝道可以用來作為殺人的理由,那麼這世上將充斥仇殺,國家法律威信將蕩然無存。

他們這些專業搞法律的人情味要少了許多,三司會審的結論是應判腰斬,上報給皇帝後,皇帝表示支援法辦的決定,但是他禦筆一揮,將腰斬改為斬首。

作為現代人,劉鈺覺得腰斬這種死法太不人道了,這種不人道的刑罰居然持續了幾千年,直到雍正年間,最後一個腰斬的犯人被斬後,遲遲冇有斷氣,他用手蘸著自己的血,在地上連著寫了七個“慘”字,這番慘烈情景觸動了雍正皇帝,他徹底廢除了這項刑罰。

劉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下旨取消腰斬之刑,把這項刑罰提前送進了曆史的垃圾堆。這件事又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皇帝仁德的名聲越發響亮了。

此事並冇有罪及家人,方陽安心地走上東市受刑。

他的死贏得了許多人的同情,有相當多的人為他鳴不平,因為大漢有複仇殺人而脫罪的先例,隻是方陽運氣差了點,遇到講究法製的建世皇帝。

“方陽死得不冤!”皇帝說道:“他與方望造反時,就該料到全家被殺的結局,這就是方家兄弟的一場豪賭,贏了則飛黃騰達,方氏全族雞犬昇天,輸了自然是身死族滅。願賭服輸,冇什麼可說的。若是他們贏了,恐怕被滅族的就是更始皇帝了!劉玄滅了方家,是依照國家法令,並冇有錯。”

不知不覺中,劉鈺已經習慣於從皇帝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事情尚有餘波,唐禦史彈劾樊崇,說他管教不嚴,致使家丞犯罪,應當嚴懲,他建議將朱虛侯樊崇廢為庶人。

皇帝將他的奏章壓了下來,並找了個理由,將他調到外任,省得一天總在朝中給皇帝出難題。

好在樊崇在皇後的勸說下終於想開了,上書自陳其罪,請求皇帝處置。皇帝將樊崇的奏書在朝堂上公開,並說朱虛侯有為大漢奠基之功,他不忍心處置,故此赦免他的罪過。

但是樊崇竟十分識相地固請懲處,禦史中丞和刑部尚書都主張給予懲罰,以儆效尤,皇帝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被迫”對樊崇做了處理,削奪其一縣封地,並罰了他一年的俸祿。

這件沸沸揚揚的大案就這麼落幕了,但是餘波不斷,雖然大眾百姓知道了前因後果,但各種流言並冇有絕跡。

查詢流言的出處費儘了力氣,但無孔不入的吳原還是發現了端倪,這些亂七八糟的鬼話大部分來自於“閹人巷”,也就是“王侯巷”,那裡住著的全是所謂“漢室宗親”。

“這群狗東西,竟然還敢興風作浪,朕倒是小瞧了他們。”

吳原說道:“陛下,隻要陛下一聲令下,臣可以讓他們全部消失!”

對付一些遺老遺少,根本不用大動刀兵,吳原分分鐘滅了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