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316.一路東去
天下九九 作品

316.一路東去

    

-

[]

朱鮪終究心存僥倖,冇有主動上書請辭。

半個月後,皇帝陛下的詔令抵達,命朱鮪將洛陽之事交與車騎將軍、河間王劉茂,命他即刻去長安,以“慰朕之想念。”

河間王?朱鮪嚇了一跳,這是皇帝的親兄長,近幾年的戰事,每次都少不了河間王。如今派他過來,看來皇帝是要好好地經營關東了。

朱鮪還想著要不要上書稱病,再拖延一下看看,冇想到幾天之後,弘農方麵快馬來送信,河間王劉茂已抵達函穀關,讓朱鮪速去迎接。

朱鮪冇料到一切來得如此之快,如今他又想起當時宋談的話來,才覺得他說的句句在理,都是自己糊塗,不願意相信。

他將宋談叫來,問道:“一切皆如宋先生所言,如今河間王已至弘農,我欲去迎接,卻身子不適,不宜勞動,請宋先生替我先走一趟,向河間王告罪,說朱某病稍好一些,便即去迎接。請宋先生務將河間王穩在弘農。”

宋談嘴上說著:“願聽大司馬差遣!”心裡卻暗道:“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不甘心!”

宋談早早就開始結交任延君,以備日後進身之階,如今有機會見河間王這樣的權貴,自然巴不得前去。

他當天便即動身,快馬加鞭,幾天就到了函穀關。

聽說朱鮪要等病好之後再來迎接,劉茂隨即道:“不必他接,寡人自行前往!”

宋談嚇了一跳,連忙勸道:“大王,此處時有偽漢軍隊出冇,這一路並不太平,大王如此尊貴之身,當以大軍護衛方可出行。”

劉茂道:“寡人自有護衛,不須他人護送。”說罷便要下令出行。

宋談突然上前,緊緊拉住了劉茂的衣襟,說道:“大王且慢!洛陽不比長安,全是大王之兵!”

這話一出來,在場的人全都驚住了,這是什麼意思?洛陽還有人想謀反不成?

弘農太守夏陽當即站起,說道:“大王,末將願親領大軍,護送大王入洛陽!”

劉茂道:“天下之兵,皆是朝廷兵馬,寡人代朝廷領軍,一切權柄皆由君授,事做完了,皆歸之朝廷。洛陽與長安一般,都無寡人一兵一卒。”

劉茂做了幾年的王,也慢慢開始懂政治了,立即發現了這個字眼的區彆,在他這麼敏感的身份,這話太容易被各種解讀了。

宋談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跪下請罪,但還是不肯放棄,繼續勸道:“洛陽與偽漢相鄰,偽漢間人常常出冇,行刺探勸降之事。當年李軼授首,叛逃至偽漢的將領不可勝數,洛陽損失兵馬十萬,連新安城也丟了,守將直接獻城叛走。若非大司馬一力維持,連洛陽城恐怕都丟了。大王若要入洛陽,萬不可著急,當統大軍入城,方保無虞!”

宋談想說,連朱鮪的心思還冇定,河間王怎麼就敢直入洛陽呢?怎麼你也得帶十萬兵去,才能保障安全。

夏陽也說道:“宋長史說得在理,請大王三思!”

劉茂站起身,說道:“洛陽乃是漢土,寡人在我大漢境內,還要率大軍纔敢行走嗎?”

劉茂當即下令啟行,堅辭夏陽護送,隻帶著隨他從長安來的八百騎兵上路。

出長安城的時候,劉茂帶了兩萬羽林軍。因他掛念著洛陽軍務,心中著急,便率精騎星夜兼程,先期抵達了函穀關。兩萬羽林軍則由校尉穆弘、崔秀和淩鑫率領,在他的身後隨行,如今恐怕連華陰都冇走到。

夏陽卻不敢怠慢,派了手下驍將,率精騎在河間王身後不遠處隨行,隨時準備接應,一路過了澠池,抵達新安,濮陽將軍芳丹早早離城二十裡等著,將其迎進城去。

芳丹說道:“此處距洛陽城尚有兩百裡,最是偽漢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