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350.不義之侯
天下九九 作品

350.不義之侯

    

-

[]

彭寵困守漁陽,眼睜睜看著耿弇攻城略地,將大半個漁陽郡收入囊中,心中苦悶萬分。

楊太清安慰他道:“太守不必憂慮,幷州牧兵強馬壯,不日將兵臨上穀,隻要上穀受到攻擊,耿弇必定去救,那時再收回薊縣不遲。”

彭寵想到那方士的話:“一遇太清,家宅安寧。”這話曾經應驗,如今楊太清作為他的腹心,就在身側,想必仍舊會帶給自己運氣。

那個年代,讖語十分流行,甚至成為一門學問,人們都相信這些,尤其是處於逆境之時,自身無能為力,隻能將希望在這些神秘的東西上。

何況幷州牧鮑永確實是出兵了,而且打了勝仗,劉秀的代郡太守閔堪損兵折將,連連敗退。隻要鮑永繼續取得勝利,兵臨上穀隻是時間問題。而漁陽城堅糧足,足可堅守,彭寵覺得可以堅持到鮑永兵至。

耿弇似乎也不想和漁陽城較勁,把力氣都放在了攻略周邊各縣,彭寵再不敢出兵去救,隻是閉門自守,任由各縣自生自滅。

又過了兩個月,整個漁陽幾乎都落到了耿弇之手,隻剩下漁陽和要陽兩縣還在堅守。漁陽是郡治所在,彭寵親自把守,要陽是都尉治所,也駐有重兵。

耿弇略定其餘諸縣,漢軍圍困漁陽和要陽。彭寵有心聯絡鮑永,接連派幾路人馬出城,卻都如泥牛入海,再也冇有迴音。

漁陽城久困,彭寵悶在府中,很少出去走動。慢慢城中人心浮動,謠言四起,甚至有人說幷州兵已經退走,漁陽城再無援軍。

這時建威大將軍耿弇的使者再次入城,對彭寵下達了最後通牒,令他三日內獻城,若是三天內再不歸降,便不再接受投降,隻待城破,便將頑抗之人通通滅族。

彭寵大怒,喝令將使者推出斬首。血淋淋的人頭掛出去,諸將見了都有些心驚。

漁陽令韓立私下裡諫道:“太守,鮑牧守久無音信,或許是真的退兵了,雁門距此山河阻隔,中間尚有代郡和上穀兩郡,上穀兵精,不容易對付。。。太守果真毫無歸降之意麼?”

彭寵道:“我意已決,勿再多言!”拂袖而去。

他雖然這麼說,心裡也有些狐疑不定。回到內宅與夫人商量,太守夫人卻是個剛烈的,說道:“人要臉,樹要皮,劉秀小兒負你,全忘了你當初功績,吳漢、王梁當初都是你的手下,都已位列三公,唯獨你這大功臣未見加封。劉秀不賞有功,卻偏聽他人一麵之辭,要問罪於你,實在是欺人太甚!如今兵臨城下,你若是降了,更要被彆人看輕,一生一世抬不起頭來,堂堂男子漢大丈夫,當昂首立於天地之間,為何要受這樣的窩囊氣呢?”

彭寵覺得夫人說的有理,可是如今窮途末路,困守孤城,援兵遙遙無期,不降又能怎麼樣呢?

彭寵又與楊太清商量,楊太清道:“不如我保著太守出城,向北出塞,自匈奴之地向西,繞路去幷州,與鮑永合兵,再打回漁陽。”

彭寵說道:“且再等兩天看看。”

到了第三天,彭寵已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隻是在房中來回走動,一會兒他想突圍去幷州,一會兒又想乾脆投降算了。

突然聽到外麵喧嘩,有人大喊著來回奔走。彭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開門去看,卻見楊太清急匆匆走過來,大叫道:“太守,韓立已獻了西城門,迎漢軍入城了!事情緊急,請太守隨我一道,咱們從東門殺出去!”

彭寵聽了,卻突然安靜下來,再冇有方纔的焦慮情狀。

楊太清一個勁兒地催促,彭寵歎了口氣,說道:“城外皆是漢軍,還能逃到哪兒去?不如降了吧!也許能保住這條性命,也為我兒留一條生路。”

“太守何出此言?城中還有上萬兵馬,足可一戰。”楊太清向前一步,手按刀柄,“末將願為太守一戰,死而無怨!”

彭寵道:“韓立是我多年舊部,他都會背叛我,想必城中諸將也都想用彭寵的人頭,去搏取封侯之賞。難得你有這樣的忠心。。。”

話音未落,忽見楊太清拔出刀來,向下猛揮,一刀斬在彭寵脖頸之上,那顆頭顱骨碌碌地滾落,兩隻眼睛還大睜著,似乎不相信眼前的情景。

楊太清擦了擦麵上的血跡,說道:“太守不要怪我,怪隻怪你的腦袋值錢。”提起血淋淋的人頭出了太守府,打馬出城,直向耿弇大營奔去。

楊太清本來是長安漢情局吳原的手下,費勁辛苦打入漁陽太守府,負責監視彭寵動向。幾年來不斷把漁陽情報傳回長安,深得吳原信任。

建武漢軍大兵壓境,鮑永之兵被上穀和代郡之兵阻隔,無法向前推進。漢情局命令幽州曹護送彭寵出塞,從北麵繞路到雁門,這件事交給楊太清來辦。

楊太清卻打起了小算盤,若是執行密令,繞行塞外,費儘辛苦,就算順利抵達幷州,他楊太清能得著什麼好處?可若是將彭寵獻於劉秀,則可得封侯之賞。

漢情局局長吳原那麼大的人物,立的功勞多了去了,不過是個關內侯。他一個小小的漢情局官吏,忙活一輩子能得到什麼?

封侯的誘惑實在太大,讓楊太清把長安城的家眷都拋在腦後,妻子冇了可以再娶,兒子冇了可以再生,封侯的機會錯過了,這輩子可能再也遇不到。

楊太清起了這個念頭,便再也按捺不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斬殺彭寵,獻於漢軍。

彭寵一死,漁陽城冇了主心骨,很快被耿弇大軍攻占,漁陽都尉得了訊息,便獻了要陽城,漁陽全郡重歸劉秀治下。

劉秀得到捷報很是高興,大肆封賞。聽說楊太清之事,皺眉道:“此人全憑彭寵提拔坐上高位,被彭寵引為心腹,卻背主忘恩,最是可恨。依著朕的心思,最好是殺了。可是朕曾有言在先,殺彭寵者封侯,朕不能失信於天下人。。。便封他為‘不義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