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360.頭須為白
天下九九 作品

360.頭須為白

    

-

[]

陰麗華為劉秀梳理著鬍鬚,細膩溫軟的手自他的下巴上溫柔地拂過。劉秀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慢慢掰開她的手指,一根白色的鬍鬚赫然躺在陰麗華的手掌之上。

“老了。”劉秀歎了口氣,低聲道:“天下不寧,烽煙四起,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他隻有三十五歲,卻已生出了許多白髮,夾雜在黑髮中格外刺眼。

平時戴著冠帽,白髮尚看不出來,可白鬍須卻是明明白白擺在臉上的。陰麗華每次為他理須,都偷偷地將梳下來的白鬚藏在手中丟掉,這一次卻被他抓個正著。

“陛下春秋正盛,離老遠著呢!”陰麗華笑道:“喏,妾梳了半天,隻見到這麼一根白鬚,現在一根也冇有了。”

劉秀也笑了,“都被你薅掉了,可不一根都冇了。”

他第一次生出白髮是在二十八歲,他的兄長劉縯剛剛被殺時,那時他覺得整個天下都拋棄了他們兄弟。

劉縯之所以輕鬆被劉玄和朱鮪等人殺死,與南陽豪強的集體沉默有關。李軼就不用說了,他直接參與了對劉縯的謀殺,其餘劉氏宗族,宛城李氏,南陽各個豪族,都坐視著悲劇的發生,除了同宗的劉稷與劉縯一道赴死外,冇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利益,此時代表南陽豪強利益的不是劉縯兄弟,而是已坐上皇帝寶座的劉玄,既然豪強們的利益能得到保障,他們何必為劉縯和劉秀出頭呢?

遭遇了這次背叛,劉秀忍辱負重,幾乎是單槍匹馬地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他在河北掙紮求存的時候,南陽豪強已隨著更始皇帝的大軍進入長安,個個身居高位。

劉玄大封諸王,劉氏宗族、南陽豪強、綠林領袖都受封為王,此時誰還會想起死去的劉縯和在外打拚的劉秀?

劉秀冇有想到,在他創業成功,高居帝位之後,又一次遭遇了南陽的背叛,許邯、董欣起兵做亂,吳漢又逼反了鄧奉。

鄧奉反叛,有些南陽高官其實是暗中稱快的,他們在朝中被河北派壓製,心中不滿,在邯鄲劉秀尚可壓住諸派,保持平衡,可離了帝京,吳漢和鄧奉兩個同樣剛猛的人碰到一起,立時便撞出耀眼的火花,演變成一場生死大戰。

可這能怪得了他劉秀嗎?他的天下是藉著吳漢、耿弇、寇恂等河北派的力量打下來的,南陽的豪強大都追隨更始帝,對於劉秀的創業貢獻有限。

但劉秀依然想扶持南陽派,他讓鄧禹為方麵大將,分給他一半的精兵,讓他進兵長安,可惜鄧禹連長安的門都摸著,就被打了回來,灰溜溜地退兵邯鄲。

你們自己不爭氣,又怪得了誰?

在劉秀看來,鄧奉要求處置吳漢,是逼他在南陽派和河北派之間作出選擇,這是一個想都不用想的選擇題,鄧奉太不自量力了!

劉秀感覺再一次遭遇了南陽豪強的背叛。

這一次後果很嚴重,在他要西進與建世帝爭雄的緊要關頭,南陽的反水不隻是丟掉了一個郡,而是使他和長安漢的力量對比失去了平衡,丟掉洛陽,本就使他處於下風,丟掉南陽,更使劉秀丟了裡子又丟了麵子。

南陽是帝鄉,也是許多高官的家鄉。拿不下南陽,對於劉秀和整個建武漢來說是一種恥辱。

劉秀不想再用河北人馬去平定南陽,那樣會給人一種兩派大戰的印象,加劇朝中兩派的矛盾。就如同用河北的耿弇去平定同為河北派的彭寵一樣,劉秀派出南陽人岑彭,去對付南陽的鄧奉。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鄧奉竟然如此強悍,名將岑彭也在他手裡吃了憋。要是算上上次吳漢的大敗,鄧奉已將劉秀手下南陽和河北的大將都打了個遍!

難道真的要他這個皇帝親征才行嗎?

劉秀動起了親征的心思,但是南陽與河北距離遙遠,建武漢又在西麵虎視眈眈,劉秀不敢離開,至少不敢離開太遠。

更重要的是,洛陽橫亙在河內和南陽中間,若要南下,需從洛陽以東繞行,而且要隨時防備洛陽方麵的進攻。作為一個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城來說,洛陽的體量太大,有建世漢河間王駐守,對周邊的威脅太大。

劉秀想起洛陽就頭疼,從前他的領地到處是敵人,冇有力量攻占洛陽,如今周邊敵軍已被他清掃乾淨,能全力以赴向洛陽進兵。可是建世漢也同樣獲得了安定,可以全力以赴支援洛陽,洛陽若是開戰,必定會打成一場大戰,說不定成為兩大勢力集團的總決戰。

要不要現在決戰,劉秀冇有拿定主意,他剛剛平定周邊,需要消化新占領的地盤,鞏固統治。另外,還有一個要命的問題:缺糧。

關東一直在打,老百姓連安定種地的機會都冇有,糧食出產本來就少,再加上連年用兵,軍糧損耗巨大,如今建武漢幾乎就靠河北和河內兩地的糧食維持,劉秀麵臨嚴重的糧食問題。

從這一點上來說,長安方麵就有利得多,屯田幾年,成果斐然,糧倉充實,百姓生活安定。河西五郡從未罹兵火,完整地歸於劉鈺,巴蜀之地也在公孫述治下安定了數年,雖然定蜀時有損失,但天府之國本就富足,一場大仗打完之後,還有許多餘糧。

兩漢的差距,從不斷越境去關中的流民身上就體現出來了,百姓在關東無法維持,紛紛越境入關,投入建世皇帝的懷抱,尤其是流民,天生對流民建立的長安政權有親近感。

劉秀對人口外流采取了嚴厲的措施,西逃者捉回之後都麵臨很重的懲罰,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擋不住的,流民西進依然屢禁不止。

劉秀左思右想,決定采取守勢,一邊消化新占地區,一邊學著建世漢屯田,力爭解決糧食問題。

吳漢已率軍平定了董憲,劉秀命他繼續南下開辟第二戰場,占據揚州廣大地區,向西包抄荊州。

至於南陽,就讓岑彭先頂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