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410.燒個乾淨
天下九九 作品

410.燒個乾淨

    

-

[]

這一場大戰打得很亂。

劉秀、王梁、馮異三路渡河南下,在他們身後還有第四路,便是邳彤和耿純,他們率領五萬人馬,奉命巡行大河北岸,防備洛陽方麵渡河,同時窺伺著孟津渡,一旦芳丹和崔秀率軍回援洛陽,他們便要立即南渡,攻占孟津。

出人意料的是,芳丹和崔秀不僅不回援,反而率軍向北,渡過大河,直接殺入河內郡境內。邳彤、耿純立即上前圍攻,雙方連戰數日。

這一下子把戰局全都打亂了,因為河內已經靠近了建武漢的核心統治區域,在這兒開打,幾乎就要打到邯鄲門口了,那邊立即就得派兵來援。

留在邯鄲的鄧禹和李通等人馬上調兵南下支援。而剛穩定了不久的太行八陘也烽煙再起。

征北大將軍田況藉著河內亂成一團的機會,發兵東向,猛攻箕關,想要衝出來和芳丹、崔秀會合。

河東將軍王碩也帶軍要從天井關打出來,天井關離邯鄲可就太近了,讓他出來,那整個建武漢就亂了。誅虜將軍劉隆死命地頂上去,與王碩在山間鏖戰。

太原太守杜廣國和都尉張舒也躍躍欲試,大有兵出井陘的勢頭,鄧禹少不得又調兵防備。一時間建武漢境內烽煙四起,到處都打得熱熱鬨鬨。

劉秀兵敗洛陽,率軍北迴。銚期主動請纓,以數千人斷後,阻擋第五倫。劉秀自己則率剩餘的一萬餘人,急急回軍,一路不斷有當初南下時留駐的士兵加入,到了大河南岸,士兵已達到兩萬餘人。眾將請求劉秀立即渡河,劉秀不聽。

騎都尉臧宮急得跳腳,說道:“陛下,您為什麼不迴鑾?難道要在這兒等放牛小子來嗎?”

討虜將軍王霸也諫道:“臣請陛下莫要處此險地,速回邯鄲!越快越好!”

劉秀冇有理他們,隻是指了指麵前的孟津渡口,說道:“天黑之前,攻占渡口!”

眾將都不理解,現在他們新敗之後,士氣低落,一個個急著回家恢複元氣,可皇帝卻非要打孟津渡。這都什麼時候了?萬一放牛皇帝從後麵趕上來,將他們包圍在這兒,大家可是連走都走不了了。

王霸說道:“請陛下先行渡河,臣自領軍去攻渡口。”

劉秀好像冇聽見一般,二話不說,催馬就向著孟津渡奔了過去。眾人看皇帝要親自上陣,冇法子,隻好跟上。總不能讓皇帝去衝鋒吧?於是將士們打起精神,一擁而上,竟真的在天黑前攻克了孟津渡。

原來芳丹和崔秀走後,渡口內隻留了三四千人,在劉秀親自帶隊的衝擊下崩潰了。

剛進了孟津渡,第五倫便率兩千精騎追了上來,第五倫很是悍勇,竟以兩千騎兵向孟津渡發動衝擊,想要將之奪回來。建武漢軍依著渡口的工事,以強弓硬弩,將之射退。

劉秀占了渡口,立即下令,將渡口內的船隻和糧食全部燒燬,甚至要士卒們連渡口的設施也一併毀掉。

今年秋天,劉鈺在大河一線大造船隻,孟津渡的港口內停泊了數百艘新造之船。

王霸不解,問道:“陛下執意要親自攻陷渡口,難道就是為了要毀掉孟津渡?”

劉秀道:“一路奔命,士氣低落,朕若不親自上陣,誰人還會賣力衝鋒?朕若過了河,留爾等攻占渡口,恐怕爾等隨在朕的後麵就渡河了,哪裡還會想著攻擊渡口?”

王霸被說中了心思,垂下頭去,不敢分辨,隻低聲道:“陛下,臣不知這孟津渡如此緊要。。。”

“此地萬分要緊!”劉秀道:“放牛皇帝若在此派兵登船,向北可入河內,兵鋒直逼幽冀,若順流東向,則可運兵直至齊地,那時我大漢將被其攔腰切斷,河南之地,齊魯之地,都將不為大漢所有。我等便隻能被困死於幽冀二州。毀其船,毀渡口,固然他可再修再造,可都需要時日,等到他造好了,朕早就在沿岸佈置好防守了!”

王霸道:“陛下深謀遠慮,臣等不及陛下之萬一。”

劉秀道:“此戰之後,劉鈺小兒必將步步緊逼,想藉此勝進兵河北,這大河,便是河北的天然防線,有此河,便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失此河,便如宅門失落,賊人可隨時入室行凶。劉鈺得此渡口,便是據住了一半的大河,你說說,這孟津渡還留著他作什麼?”

王霸點頭道:“陛下勿憂,等回到邯鄲之後,整軍再戰,定取劉鈺小兒項上人頭!”

劉秀道:“元伯,朕這些年,大戰小戰無數,少有如此慘敗。此次洛陽之敗,可比之當年小長安之敗。小長安之役,朕之兄姊皆死,親族死傷無數,戰後複收殘兵,止有千人。當是時,兵微糧寡,十萬強敵在側,可謂危之極矣。此時之窘迫,比之當初還差得遠。當年朕尚能奮起,戰昆陽,收河北,何況此時,朕尚有幽冀齊魯之地,百萬之眾,何懼放牛小兒?”

王霸見劉秀雄心尚在,言談中依舊充滿豪氣,早放下了大半的心。

此時劉秀的形勢很是危急,若是劉鈺趁大勝之威,突入河北,劉秀苦心建立起來的王朝就可能一舉崩塌。

諸將都憂心忡忡,他們本來對劉秀有著一種接近迷信的信任,隻要他出馬,肯定是大勝而歸。可此次慘敗,讓許多人第一次對建武皇帝產生了懷疑。

劉秀需要重新給眾人信心。他自己的心態至關重要,若他也心灰意冷,失去進取之心,那麼整個建武朝廷的頹勢將不可挽回,大概隻能等著被劉鈺吞併了。

如今看來,劉秀在逃亡途中,還想著今後的戰略,說明他心中依舊冷靜,對未來有著清醒的認識,並能及時作出應對安排。

隻要他的心氣還在,謀略還在,建武漢的頂梁柱就還在,國家的希望就還在。

王霸道:“陛下,您現在就渡河吧,這渡**給臣,臣定把它燒得乾乾淨淨!”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臧宮急急地過來,叫道:“陛下,洛陽援軍來了,數千騎兵,這河可不好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