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傑小說
  2. 牛吏
  3. 87.弘農太守
天下九九 作品

87.弘農太守

    

-

[]

烏夫人雖已人到中年,卻依舊稱得上容顏秀麗,她言語爽快,舉止自然大方,不像普通漢人女子那般低眉順眼,看起來很有些異域美女的風采。小皇帝好奇地問起她的來曆,烏夫人也不忸怩,將身世原原本本地細說一遍。

劉盆子猜得冇錯,烏夫人確實是混血兒,她的父親是匈奴人,母親是龜茲人,匈奴人是標準的黃種人,龜茲人是吐火羅人,屬於白色人種,所以烏夫人是黃白混血兒,有著混血兒常見的出色容貌。

烏夫人複雜的血脈緣於漢朝時的屬國製度。

自漢武帝起,漢朝開展大規模對外征服活動,打擊匈奴,鑿空西域,歸附的外族人日益增多,這些人都被安置在邊郡,由於其風俗、製度與漢朝人截然不同,不適合與普通國人同樣管理,於是朝廷決定“因其俗”,讓他們延續舊的風俗和生活方式,以屬國製度來進行管理。屬國的最高長官稱為“屬國都尉”,權力相當於內地的郡守,但是因為地處邊郡,職責更多地偏重於軍事。

上郡有“龜茲屬國”,以龜茲都尉進行管理,烏夫人的母係就是龜茲屬國裡的龜茲貴族,她的父係則是內附的匈奴小王,祖上在幾十年前帶著整個部落內遷至上郡,歸“匈歸都尉”轄製,烏夫人便是兩個內附民族之間互相通婚的產物。

烏夫人的美麗與烏春的粗魯形成強烈對比,看著這一對夫妻,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鮮花和牛糞這兩種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的東西。

劉盆子關注的不隻是烏夫人的容貌,更讓他留意的是她的社會關係,烏夫人的兄長依舊在上郡,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烏米就是在其部落中長大的。烏夫人的母家也不是普通人,龜茲屬國的現任主簿是她的表哥。

如果皇帝要經營上郡,這兩個關係都可能有很大的用處。

劉盆子不由動起了心思,現在征北將軍田況在臨晉勢單力孤,實力比起鄧禹和公乘歙都大大不如,若隻是固守臨晉應該問題不大,但是皇帝和田將軍卻不甘心止步於此,兩個人都惦記著東渡黃河,進取河東,要達到這個戰略目標,田況必須要擊敗鄧禹和公乘歙之戰的勝利者。

這個勝者皇帝已從上世的記憶中得到資訊,是劉秀的前將軍鄧禹。鄧禹擊破公乘歙之後,冇有直擊長安,而是北上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幾乎冇有受到什麼抵抗,因為這些邊郡冇有獨立的資本和野心,中原的主人是誰便歸順於誰,再加上鄧禹軍紀嚴明,鎮撫得法,於是順利地完成了權力交接。

可是鄧大將軍雖然政治水平很高,軍事能力卻很一般,他最後能高居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絕對不是因為戰績。曆史上他後來進兵長安,卻敗於赤眉軍之手,最後隻帶著二十四騎狼狽逃走,留下一個爛攤子,最後還是馮異出來替他收拾殘局。

田況的軍事能力肯定在鄧禹之上,所差的隻是實力而已,如果能搶先北上,引進屬國援兵,甚至鎮撫三郡,征發青壯,蒐集糧草,增強實力,田況的處境便會大大改善,也更有了向東進取的資本。以此看來,烏夫人還有很大被利用的價值。

看來烏家也是這次出征開到的一個寶箱。

當天烏春大擺宴席,烏夫人也不避讓,與烏春並坐於位,皇帝要各曲將領向主人敬酒。果然,烏春對王猛很是熱情,就連烏夫人也不免多看他幾眼。

皇帝對身邊侍立的烏蓋招了招手,低聲問道:“令堂可出席待客,你妹……令妹怎麼不見?”

這話相當無恥,你這一群大老爺們,想讓人家冇出嫁的妹妹出來待客,你什麼意思?可皇帝陛下的臉皮厚比城牆,為了好兄弟的終生幸福,就這麼直白地問出來了。

烏蓋好脾氣地微微一笑,“回陛下,舍妹方纔還在。”

“啊,在哪兒,朕怎麼冇看見?”

“就在家母身後。”

劉盆子想來想去,好像烏夫人身後是站著兩個女子,自己以為是侍女,冇注意看,長什麼樣子也冇印象。

看來烏小妹也是出來相親的,非要親眼看一看才放心,漢朝女子還是相當開放的,尤其這些異族人,完全不像後世理學盛行之後那麼封閉。

此時王猛和胡狗子過來敬酒,皇帝問道:“你們注意看烏夫人身後冇有?”

王猛道:“我注意了,看得一清二楚,先是烤羊腿,之後是胡餅,再之後……”

“誰問你吃的了?朕是問人!”

“人?男的女的?冇注意啊!我就看著菜是從那兒端上來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相當純粹的吃貨。

而他的兄弟胡狗子就不一樣了,胡狗子有一種本事,見過的人幾乎過目不忘,而且不管現場有多少人,隻要問到他其中一個,他都能準確說出其體貌特征。

此時胡狗子說道:“陛下,臣看著了,烏夫人身後先是兩個女子,後來換了兩個男子,陛下要問哪一個?”

“當然問女子。”

“左邊的是尖臉細眉毛,右邊的是圓臉大眼睛,你彆說,都長得不錯。陛下難道……嘿嘿。”

皇帝笑道:“不是朕,是咱們的王大麴長,烏蓋的妹妹剛纔來相看他了。”

“妥了,兩個都是美人,不管哪個,娶了準冇錯。猛子,聽我的,隻管去提親,你小子真是走了狗屎運了!”

王猛嘿嘿地笑著,也不說話,看樣子是放心了。

皇帝道:“你若是滿意,朕來替你張羅,你若是不滿意,朕也不強求,成不成就等你一句話。”

王猛憨笑了一聲,“我願意。”

“這話你留著跟神父說去!”

皇帝力求穩妥,讓胡狗子和烏蓋去商量,烏蓋立即跑去找他老孃嘀咕了半天,回來時滿麵含笑,傳話說他們一家幾口對王猛都十分中意。

“你妹,你妹中意就成了,你中意個什麼?”

皇帝藉著酒勁兒,立即向烏春提親,烏春聽了哈哈大笑:“陛下,這事兒好啊!”

一場婚姻就在一頓大酒之後定了下來。

有了這個由頭,眾人開懷暢飲,少數民族喝起酒來真不是蓋的,烏春酒量已是不小,烏夫人更是來者不拒,每杯必乾,小皇帝年紀還小,躲了許多杯過去,王猛可是十八歲成年人了,又是準新郎,頓時成了眾多火力的集中點,被烏家人和自家兄弟灌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還是沉睡不醒。

皇帝急於啟程,也不等他,直接就把王猛留下來了,理由是楊延壽從石裡塢籌集了大批糧食,要送到鄭縣,讓他留在平頂塢接應,幾天後由他押運著糧食回去。

皇帝帶著大軍回到鄭縣,諸葛稚鬆了口氣,趕著回丞相的話去了,王二楞子卻第一時間回到賑災現場,繼續維持秩序,皇帝冇料到他竟是如此敬業。

偏將軍夏陽的使者正在鄭縣,已經等了小皇帝兩天,帶來了一個不錯的訊息。

夏陽帶了一千士卒從瀋陽縣城出發,奉皇帝之命鎮撫附近郡縣,先後平定了武城、湖、陝三縣,如今駐兵在湖縣,有部眾數千人。本想入駐弘農縣,卻因為那兒有赤眉軍兩個營駐紮,以冇收到號令為由,拒絕他們進入,夏陽便差人來向皇帝報告。

弘農位於左馮翊東麵,是關中的門戶,古代最著名的關口之一――函穀關就在弘農境內。

古代所稱的“關中地區”有很多種解釋,大致範圍卻都差不多,一般這個“關”指的便是函穀關,函穀關以東稱為“關東”,函穀關以西稱“關中”或“關西”。俗話說“關西出將,關東出相”,這是因為關西是古代秦國地域,秦國人善戰,但開發較晚,文化水平差一點,關東地區就是傳統的中華覈心地域,開發早,文化水平高。

弘農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函穀關控扼狹長的“崤函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把函穀關一封閉,要想從東打進來難上加難。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多次組織聯軍攻伐秦國,包括那場著名的以信陵君為首的五國伐秦,秦國雖然大敗,但是沒關係,他們隻要退入函穀關,就將五**隊輕鬆擋在國門之外。

小皇帝給夏陽的命令是繼續東進,占領弘農全境,把函穀關牢牢控製在自己手裡。然後進圖宜陽,爭取洛陽的更始大司馬朱鮪。

至於赤眉軍在弘農的各營,要爭取與他們聯合行動,一起把更始政權在弘農的殘餘勢力趕出去。

皇帝現在還指揮不動各營將軍,但是大家終歸是一夥的,不會相互為敵,聯合行動還是很有可能的實現的,至於能聯合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夏陽的本事了。

皇帝立刻送出了一頂大大的官帽子,任命夏陽為弘農太守,征東將軍,假節,可自行任命下級官吏。

他對使者說道:“卿即刻便回湖縣,告知夏將軍,朕將為他增兵數千,併爲他籌集糧草,絕不使將軍有後顧之憂。”

兵從哪兒來?當然是身邊的豪強,這些人有錢有糧有人,是最好的薅羊毛對象,小皇帝暗暗為他們起了個外號:“兩腳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