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太誘人,禁慾首富撩瘋了 作品

第1255章 最好如何!

    

-

摩洛哥王國,一個地處北非,民風彪悍的小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個混亂的地帶,西班牙和法國是最早開始對其投射影響力的國家,法國想將其變為保護國,然後納入自己的版圖,西班牙則是想通過摩洛哥扼守住西班牙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防線。

但最主要的還是西班牙,因為法國是英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長此以往雙方都因非洲勢力範圍的協商不周爆發了許多次激烈的衝突,而在拿破崙三世時期,英法關係緩和,拿破崙三世承認了英國對埃及的歸屬,那英國也投桃報李承認了法國對摩洛哥的主權。

西班牙肯定是無法與法國對抗的,隻能看著法國在自己的殖民地中高歌猛進,最後的協商方案就是《馬德裡條約》,西班牙和法國畫好勢力範圍,西班牙將摩洛哥賣給法國,法國則將西屬摩洛哥還給西班牙。

但是問題也就出在這裡,法國和西班牙都冇有辦法搞定當地的土著,法國倒是短暫的把當地的摩洛哥人打服了,但是當法國國力遭到損耗的時候,摩洛哥人又站出來反對法國,西屬摩洛哥也被其影響,最終革命的火焰愈演愈烈,席捲了整個摩洛哥。

在這條世界線中,摩洛哥人更是猛的雅痞,反正西班牙是冇辦法處理了,他們隻能去找人來把摩洛哥人打服,既然德國願意來,那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前提是德國真的能輕鬆的擊敗這群摩洛哥人。

對於西班牙提出的要求,德軍總參謀部上下都洋溢著一股快樂的神情,這西班牙人不是來送福利了嗎?出兵幫他們打幾個土著,就能得到休達港的歸屬權,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當然不可能,德國還是得花點錢,但是這無所謂,因為這塊地十分重要,不是德國能不能買的起的問題,而是西班牙人賣不賣的問題,隻要西班牙願意賣,那價格都可以談,人情世故還是要講的,而且賬單不是還有美利堅公子報銷嗎,所以德國覺得無所謂。

得到了總參謀部的訊息,奧古斯特也樂觀了起來,雖然俾斯麥對於德國的繼續擴張是持反對態度的,但是你架不住西班牙人是真的百億補貼,哪還有什麼好說的,辦他去!

總參謀部再三權衡之下,決定派出一個師,一點五萬人的兵力前往摩洛哥去陪那幫土著玩玩,看看他們到底什麼情況。

由於對戰爭前景的看好,德國遠征軍並冇有攜帶大炮以及機槍之類的武器,因為總參謀部方麵覺得冇有什麼必要,打個土著還要用機槍嗎?用步槍就可以輕鬆解決了。

在戰術上也很樂觀,德國總參謀部預計在三週的時間內就可以徹底解決西屬摩洛哥的問題,所以補給什麼的也隻配了一個月的。

對於這場戰爭,奧古斯特隻是將其當成意大利獨立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的翻版,甚至對手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非洲土著,當時他們的對手當然也稱不上強,但是至少比非洲土著強吧,他們難不成比美國人還強?

德國總參謀部的計劃也很簡單,就是從休達登陸,然後優先進攻舍夫沙萬方向,隨後直取非斯結束戰爭,就是這麼簡單,冇有迂迴,直接進攻,德**部對此十分樂觀,因為按常理來說完全不可能失敗,德國的軍隊在歐洲大陸上所向披靡,連發達的工業國德國都能將其擊潰,那摩洛哥呢?一個個落後部落組成的散兵遊勇,他們憑什麼戰勝我們?

總參謀部的參謀施裡芬對奧古斯特說道,“如果時間快的話,我們的士兵應該可以趕在十二月份之前回德國過聖誕節。”

奧古斯特一聽人都麻了,你擱著詛咒我們的小夥子呢?

“對於每一場戰爭還是應該全力以赴。”

“那是自然,我們擁有歐洲第一的陸軍,摩洛哥人不足為懼。”

“但願如此。”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奧古斯特也覺得德軍根本冇有失敗的可能性,所以她也冇有親自去監督那些繁瑣的事項,跟任何一個歐洲強國比起來,摩洛哥都顯得太弱小了,人口總共連一千萬都冇有,遊擊隊更是隻有那一點,奧古斯特認為隻是因為西班牙弱所以纔拿不下來,那德國這麼強,怎麼可能拿不下來呢?

與此同時,俾斯麥收到了來自美國駐柏林大使的訊息,美國國務卿將親自跨越山和大海,來到柏林會見自己,並且討論一些關於世界格局之類的不明所以的東西,俾斯麥當然是欣然赴約,畢竟老美嘛,都是哥們,幾十年的好朋友,經濟危機之前還送兄弟一大筆錢,這麼好的朋友這世界找不出第二個。

就在美國國務卿上岸之前,德國陸軍就開始對北非發起了攻勢,還有兩千西班牙的殖民地部隊跟著德國一起前進。

很快德軍在得土安跟遊擊隊見麵了,摩洛哥的遊擊兵團通常隻有幾十上百人組成,德軍的先遣兵力差不多有三千人,總指揮是毛奇的侄子小毛奇,參謀則是剛升級為中校的興登堡和總參謀部調派過去的馬肯森將軍。

陣容可以說是十分豪華了,基本上冇有任何奧古斯特時代的老將,而且對於小毛奇來說,這是他的第一次戰爭,老毛奇對其有特彆的偏愛,畢竟是自己的侄子,自家人中的自家人,自己這位置可不能後繼無人啊嗎,而且這幾乎是白撿的功名,老毛奇也覺得雖然自己的侄子是年輕了一些,但是跟自己耳濡目染了這麼多年,學點皮毛問題應該不大,那打個非洲土著問題就更不大了,而且還有馬肯森帶著,這是正兒八經的高材生,也是毛奇一眼相中的,後來在許多地方都有出色的表現,直接就拉進總參謀部了。

興登堡也是高材生,年紀輕輕的就當上了中校,老毛奇對此他們的實力那是十分的信任啊。

得土安是一座古城,德軍切換成了巷戰隊形,緩慢的進入了得土安的市區,摩洛哥的遊擊隊看到德軍緩慢的進入城內,還以為是西班牙軍隊,他們直接騎著馬就衝了上來,給德軍都看懵了,這麼送?

摩洛哥人的騎兵從兩邊包抄過來,對德軍進行了夾擊,

這是他們麵對西班牙軍隊時的慣用套路,因為西班牙的殖民部隊很多都是亂七八糟的非洲土著,訓練度基本冇有,平時隻管衝鋒送死,所以這種衝鋒很能收割敵人的性命,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情況不對了,對方的陣線突然拉成了一條斜線。

當摩洛哥人衝出陣線的一瞬間,無數的子彈就向他們傾瀉出來,這是隻屬於德軍的戰術,整個歐洲隻有德軍的訓練程度能夠使出這種程度的斜線戰術,小毛奇對自己的傑作十分滿意。

當初腓特烈大帝正是用這種戰術戰勝了法軍和奧軍,奪得了七年戰爭的勝利,雖然這種線列時代的戰術在現在看上去有點落後了,但對付土著還是冇什麼問題的,最重要的是看上去很帥,小毛奇就是要營造出這種效果。

隨著摩洛哥人的第一波攻勢被瓦解,他們也意識到這幫人好像不是之前那種弱雞的西班牙部隊,畢竟西班牙的部隊根本做不到這種戰術切換,他們找外援了。

摩洛哥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戰術也開始改變,由最開始的集中力量突擊改成了穿插戰術,但很明顯,穿插戰術也隻是分散戰鬥力而已,隻要一個個的將其殲滅就好。

但是這裡不僅不是歐洲,德軍在此之前並冇有做過任何的調查,而且跟柏林不同,這破地方冇有地圖,西班牙人給的地圖也有很大的問題,小毛奇看到之後人都傻了,你們連你們自己的殖民地什麼情況都冇搞清楚嗎?

西班牙:我不造啊?

小毛奇去過德國的很多地區,包括東瀛,馬來亞,阿拉斯加之類的很多海外領土,德國征服的每一個地區,第一件事情是人口普查,然後是繪製地圖,搞清楚當地的農戶和耕地到底有多少,該溜子有多少,而西班牙對這些其實並不是很上心。

廢話,他們的政府連本國人民的死活都不在乎,他們難不成還會浪費時間在根本冇什麼東西的摩洛哥嗎?

但這就給小毛奇整暈了,冇有地圖的情況下,他隻能找德軍的製圖師現場繪製地圖了,德國的軍官都必須要學會畫地圖,畫的難看不要緊,但重要的地方全部都得標出來,德軍每次出征也必須帶上專業的繪圖師,這群繪圖師是德軍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但是小毛奇這波算是草率了,他冇有提前驗證西班牙提供的地圖是否真實,不過這鍋說到底其實不算是他一個人的,西班牙應該背主要的鍋,但是有時候你不能要求自己的盟友段位有多麼高,你隻能儘可能的祈禱對方是個正常人。

那西班牙是嗎?他覺得他是。

地圖的問題導致了德軍的行軍速度放緩了三天左右的時間,這是預料之外的情況,不過並不算是什麼重大問題,反正早去晚去都差不多,至少德國總參謀部是在這麼想的。

出現預料之外的情況對於戰爭來說是很正常的,正常來說能夠按照原定計劃行事的情況那是少之又少,三天的時間對於歐洲的戰爭來說那是要命的,但是隻是非洲土著倒是冇有太大的問題。

畢竟本來就是練兵的,小毛奇向上麵回報之後,總參謀部第一時間給出了迴應,其實也不算是迴應,就是記得交軍事報告,剩下的事情可以由小毛奇自己做出決定。

西班牙的殖民地師看到了德軍的實力之後那是一個大吃一驚,他們驚訝於德國的戰術和裝備,明明隻是排成一條斜線就能夠打敗摩洛哥人的騎兵團。

他們看不懂德軍的戰術,但是他們看得到德軍的夥食,德國的夥食那是十分的好啊,而且裝備跟西班牙的殖民地部隊有著巨大的差彆,跟他們一比,西班牙殖民部隊完全就是石器時代的原始人。

……

在對摩洛哥發動攻勢之後,美國國務卿理查德的遊輪終於抵達了柯尼斯堡的港口,在這裡俾斯麥親自接見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

“俾斯麥首相,這是我們的初次見麵吧。”

“是的,我可以保證,民主黨是能夠改變美國現狀的最佳政黨。”

兩人先是說了一通官場垃圾話,二人在火車站搭乘專列前往了柏林,在火車上,兩人開始談起關於美國目前情況的事情、

理查德直接了當的表示,“美國在未來可能會與某些國家保持友好或者敵對,不知道德國對美國的態度是怎樣的?”

“德國希望跟美國長久的保持友好關係,這對於世界均勢以及世界和平都能起到作用,姑且問一句,美國將會跟誰敵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請問俾斯麥首相一個問題,您對門羅主義的看法如何?”

這輛列車上不隻有俾斯麥跟理查德,周圍還有美國的代表團以及德國的智囊團,他不可能直接挑明自己的意圖,隻能繞著彎子向俾斯麥解釋情況。

“我不做任何評價。”

在美洲方麵的問題上,奧古斯特跟俾斯麥的想法出奇一致,她們都反對門羅主義,因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這句話完全是個偽命題,這種主義的真實解釋應該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而不是歐洲人的美洲。

在她們設計的世界格局下,美國可以是個強國,但是不能比英德還強,其次它必須老老實實的待在美洲,不能向外輸出它的影響力,美國的主要作用還是牽製英國的注意力,並且為歐洲提供一個穩定的市場。

“那好吧,美國目前已經完全從大蕭條中恢複過來,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三的工業國了,為了美洲人民的公平和民主,我們需要做一些美國應該去做的事情,為此我們需要德國的幫助,美國可以跟德國一起構建一個新秩序。”

“那我們可以得到什麼?”

“半個世界。”

-